你或许曾在刷社交平台时,偶然看到过这样一场直播:五六个穿着炫酷、动作夸张的男女在镜头前集体舞动股票加杠杆app,五光十色的灯光与飞速的弹幕交织成一场视觉盛宴。
“感谢大哥的火箭!”“来个热舞,兄弟!”
这正是席卷各大平台的“团播现场”——一场狂热的直播新趋势,风靡各大社交平台,快速崭露头角。过去的一年,团播从小众走向主流,成为当下网红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甚至创造了“单场进账数十万”的传说。
其中,最为轰动的一幕发生在SK女团的直播间,女团成员萱萱的“榜一大哥”豪掷903个嘉年华礼物(每个价值3000元)为她庆生,并帮助她拿下公会赛冠军。最终,萱萱收获了270万元的打赏。按行业25%的分成比例计算,她的收入轻松突破60万。
一时间,网络上充斥着“跳舞就能年入百万”的神话,吸引了无数年轻人跃跃欲试,向往这一看似不费力的财富梦。
MCN机构紧跟其后,打出“零门槛入职”“保底月入三万”的招聘广告,甚至把招聘目标瞄准了211高校的毕业生。
展开剩余84%然而,这场看似充满光鲜亮丽的财富游戏,真的如此轻松吗?那些一夜暴富的传说背后,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代价与阴暗面?
### 高薪下的泡沫
林怡是被“高薪团播”虚幻承诺引诱,掉进陷阱的典型人物。
她毕业于一所211高校,拥有甜美的外表和出众的气质,平时喜欢在社交平台分享探店美照。
虽然她可以在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,但由于就业压力大,起薪低,最终她只找到了一份月薪五六千的普通岗位。名校毕业的她,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感到一丝焦虑和不安。
某天,一家MCN机构通过她的社交账号与她取得了联系,热情地向她描述了团播行业的“颜值变现、轻松致富”的美好前景。
他们举了萱萱“一夜进账数十万”的例子,声称:“像你这样的条件,完全可以轻松超越萱萱,三个月收入十几万根本不在话下。”
林怡虽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艺,但她对自己的外貌有足够的自信,再加上机构许诺的诱人条件——前三个月保底6000到10000元,之后按20?5%的分成比例结算,月入三到五万在这个行业算是很正常的事。
怀揣着美好的财务自由梦,林怡开始幻想自己成为下一个爆红的女团C位,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。
然而,入职的第一天,她的幻想就破灭了。
所谓的“舞蹈培训”竟然只是一些低俗、擦边的动作编排。林怡被要求反复练习改编版《摇太阳》的“摇胸舞”,令人尴尬至极。
正式开播后,林怡愕然发现,屏幕上不断飘过一行行“菜单”提示,当观众刷礼物“擦玻璃”时,她就得趴在地板上扭动半个小时;当有人发弹幕说“油腻男CP”时,她就得与男同事演绎“娇羞撒娇”的暧昧桥段。
六小时高强度的直播下来,她的腿已经酸痛不已。
但这还远远不止,她下播后还得继续与油腻粉丝互动,甚至需要私下给榜一大哥发语音,维系关系。
因为公司规定:维护大哥,是工作的一部分。
原本看似有保障的薪资,也不过是一纸骗局。
合同中写明保底8500元,实则是一个附加条件满满的对赌协议:若当月未能完成3万点赞、20小时私聊、连续30天在线等KPI,公司的补贴将被削减。
林怡辛苦做完第一个月,最终到手的工资仅有4000元。她去找公司理论,得到的回答却冷漠无情:“绩效没达标,怪不了我们。”
同期入职的12个新人,仅剩下3人坚持了两个月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她的直属负责人频频暗示她:“可以主动约榜一大哥线下吃饭,建立关系,培养感情。”
“如果你想拿到高薪资,就得有大哥支持啊。”这让林怡感到极度的羞辱。
最终,她决定辞职,但在翻阅合同时,却发现其中隐藏着一条高达30万元的违约金条款。如果提前解约,就需要赔偿“公司前期培训与流量资源损失”。
林怡终于意识到,这些所谓的“无门槛、高保底、快速致富”的宣传,实际上不过是一张精心编织的诱捕网。
在MCN机构眼中,像她这样的人,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颗棋子,随时可以被替代。他们通过签约、打赏分成、收取违约金,早已搭建起了一套稳赚不赔的盈利模式。
林怡,不过是这个庞大机器中的一名可替代编号。
而像她这样受骗的年轻人,远不止她一人。
### 向下流动的浪潮
“自从做了团播,都忘了之前是干什么的了。”
在某短视频平台的热门系列中,这句话成了许多团播从业者的共同心声。
视频里的这些人,背景五花八门,既有曾是电视台主持人的小有名气艺人,也有医生、记者、消防员,甚至曾在“青年大学习”中亮相的“时代青年”。
这些人,原本的职业无一不代表着稳定、体面,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期望。但如今,他们却纷纷出现在一个灯光闪烁、五光十色的直播间,跳舞、扮丑、撒娇、比拼情绪价值,为点赞而舞,为打赏而献艺。
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,这种职业迁徙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。
曾经的“好工作”已经不再是唯一出路,越来越多人选择转向那些低门槛、高回报的娱乐行业。
这个过程中,许多人开始经历一场向下的职业流动:从传统的、稳定的职业,转向那些更容易进入、劳动关系更脆弱、社会认同感更低的工作。
过去“考上好大学就能改变命运”的路径,似乎正逐渐崩塌,毕业即失业成为了常态。
当一个人所从事的行业无法提供正当的回报,甚至无法覆盖基本生活成本时,更多人只能涌向这些看似光鲜、却却让人心惊的流量产业。
“经济越差,娱乐越发达”并非笑谈,而是残酷的现实。在社会压力巨大之时,娱乐成为了人们最大的解压出口。
娱乐行业的低门槛与高回报,比起考证、考公、熬年限,直播、团播等产业更容易获得即时的反馈和可见的收益。哪怕是“陪跳六小时”、“撒娇发语音”,它们的变现能力,已远远超越了很多社会工作。
与此同时,MCN机构和平台通过打造流量热点,比如“萱萱一夜入账60万”的话题,进一步吸引了大众的眼球。
于是,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外形出众、学历漂亮的“林怡”,选择跳进团播直播间,成为这个流量体系中的一颗被打造、被规训、最终可能被替代的棋子。
### 自由的真相,是要“有的选”
“职业不分贵贱”,脱下孔乙己的长衫,这似乎说得通。然而,真正的自由,应该是在多种选择中权衡,而非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,自己说服自己。
当一个211毕业生宁可去跳“摇胸舞”也不愿回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时股票加杠杆app,当一个医生转行去演舔狗剧本杀,只因十年都买不起房,这并不是“职业自由的流动”,而是迫不得已的
发布于:山东省